首页 >> 新闻公告 >> 学院新闻 >> 正文

不起眼的岗位,大作为的追求

-2016- 12/29 03:27

12月29日下午,基层支农、扶贫代表工作经验交流会在贺兰国际饭店成功举办。2016年“三支一扶”高校毕业生岗中培训班(第四期)全体学员参加了交流会。交流会旨在通过分享基层支农、扶贫代表的工作经验与心得,为学员们指点迷津,为他们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,更好地在基层岗位为群众服务。

驻村第一书记段治东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,围绕“挖掘资源,创新措施,着力推动脱贫攻坚”这一主题,从三个方面依次道来。他详细介绍了自己驻村扶贫的相关工作情况,并指出了村庄贫困的原因。紧接着,他提出了推动脱贫攻坚的具体措施,一是吸引社会力量,多渠道帮扶贫困村民;二是深入解决群众生活困难,赢得村民信任;三是加强各类培训,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;四是深入挖掘本村资源,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;五是探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,提升整体“造血”功能;六是搭建创业发展平台,提升脱贫内生动力。他希望学员们能够做到“三问”、“三培养”、“三防止”,实现“三个转变”,更好地报效社会。

“三支一扶”代表海南通过精心制作、独具特色的PPT,畅谈了自己的扶贫工作经验和感悟。从事工作以来,他深入全国各地贫困地区困难家庭中,通过拍摄记录,写访谈日记等方式采集了大量第一手素材,将其运用于向相关单位和上级领导汇报扶贫工作的PPT中,对其所在地区的扶贫工作起到了极大的宣传推广作用。作为一名年轻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,他向学员们提出了“扶贫先扶志,治穷先治愚,脱贫先脱旧”的敏锐见解。他鼓励在场的学员们,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“三支一扶”志愿者,虽然服务时间有限,但是,在平凡的岗位上,同样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个人特长,运用自己独一无二的方式,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。

段治东语言朴实,打动人心。他在农村扶贫工作中踏实肯干,忠诚厚道。他在扶贫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“扶贫先扶志,扶志先扶心”的扶贫观,并且首先实践“三问”——“问政于民,问需于民,问计于民”,这些都对“三支一扶”项目人员的精准扶贫工作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和借鉴意义。海南则娓娓道来,语言优美。他善于思考,勤于积累,谦虚认真。作为90后“三支一扶”的杰出代表和优秀楷模,他深入基层,不怕苦累,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阐释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;作为全国一流大学多才多艺的理科生,他文采优美,思维敏捷,可谓文理兼通,前途无量。他们正是因为有真实的驻村经验、严谨的工作作风,才能有稳、准、狠的创新措施,将伟大寓于平凡之中,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,学员们只有热情积极、脚踏实地,把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工作中去,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。

(文/张新民 李孟宇 封宏砚、图/宣传组)

关闭